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ntuccepaper2019

專題報導

你的宿網頻寬被誰偷走了
  • 卷期:v0022
  • 出版日期:2012-09-20

作者:蔡秉璋 / 台灣大學電信工程學研究所學生


PPS網路電視、風行網等撥放軟體,是近年來快速竄起的熱門軟體,但是這些軟體會偷偷在系統背景上傳影片給其他使用者,使得宿舍網路的使用者很快就超過每日流量上限並遭系統限速。本文將簡單介紹相關資訊,並說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網路流量額度與限速

目前宿舍網路的規範如下,請以網站公告為主:( http://ccnet.ntu.edu.tw/NTU/DORM/ )

  1. 本辦法依據國立臺灣大學校園網路使用規範實施
  2. 為維護大多數同學網路使用順暢,宿舍網路部分P2P流量被限制使用。
  3. 流量統計範圍指的是宿舍區與校外網際網路的流出入總量,但是宿舍之間與校內其他系所之間互傳流量則不在此限制。
  4. 每個IP每天可存取(包含上、下傳)總流量為6GB,所有應用皆列入計算。
  5. 當日超過此總量限制之個別IP對校外的傳輸速度將立刻被限制為
    (下載)1Mbps/(上傳)256Kbps,然而太子學舍則是對校內及校外傳輸速度皆被限制為1Mbps/256kbps。
  6. 流量重新計算時間為每日上午8時。

以下網站可查詢網路流量使用情形:

  1. http://dorm.ntu.edu.tw/quota.html
  2. http://netmng.cc.ntu.edu.tw/sql_topn/

如果住宿生覺得宿舍的網路很慢,建議依照下列步驟:

  1. 查詢自己的流量是否已經超額,若是超額請待隔日上午8時解除限制。
  2. 徵詢室友的網路狀況,如果其他人一樣變慢表示網路設備可能故障,或者其他人中毒大量發送封包導致同一網段頻寬被吃光,請聯絡網管處裡。
  3. 請用掃毒軟體檢測是否中毒,中毒可能會使系統和網路變慢,可以重新安裝系統或將病毒清除。

除了查詢流量超額之外,可以透過測速網站進一步檢測是否被限速,這裡提供幾個便利且更能準確測試自己是否已經被限速的方法:

  1. 使用臺大測速網站測速,位址是:  http://speed.ntu.edu.tw/

  2. 校內測速的結果原則下載和上傳速度至少會有70Mbps以上,因為流量沒有流出入校外網路。
  1. 使用校外測速網站測速,其流量會流出入校外網路,若有被限速則速度將被明顯下降至1Mbps以下。常見測速網站有中研院測速網或中華電信測速網:

若結果小於1Mbps,那代表已經被限速了,一般來說至少都有50 Mbps以上。

  1. 上校內網站很快(台大首頁、課程網、CEIBA等),但一個普通的YouTube影片卻看不動會一直頓,這代表已經被限速了。(只限YouTube,因為土豆、優酷等其他網站校外線路也不見得跑得動)
  2. 太子學舍為虛擬IP的網路環境,所以網路流量統計方式與其他宿舍不同,故被限速者無論使用校內或校外連線傳輸速率皆受限制。
     

誰可能偷吃了你的頻寬

造成住宿生不知不覺流量就超額的最大元兇便屬網路電視了,例如PPS網路電視(PPStream)、風行網(Funshion)等,它們都會在你未收看的期間持續在系統背景上傳影片給其他使用者觀看,故只關掉桌面上的主程式是沒用的,還會在背景程式繼續運作。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學術網路頻寬比較大,上傳的流量很容易就超過6 GByte了。目前仍有不少住宿生下載量很少,但每日卻大量的上傳導致被限速,因此大家都務必留意一下自己的流量,避免自己被限速又造成其他使用者頻寬不足變慢。在此建議大家可以自行安裝一些流量監控軟體 (Ex: 試用版Netlimiter, http://www.netlimiter.com/download.php),就可以知道哪些背景程式正在使用網路流量進行設限。在此轉貼一則教學範例:http://fun.idv.tw/fun/2006/12/netlimiter_2_pro_2095.html 

 

P2P網路電視如何正確關閉

關閉網路電視在作業系統背景的上傳其實不難,這裡以PPS網路電視、風行網作為示範:

1.  PPS網路電視:工具→選項。點播服務。取消勾選「允許啟動PPS網路服務進程」。[1]

2.  風行網:主菜單→設置→選項。常規選項。取消勾選「退出時不關閉網路傳輸服務」。[2]

現在網路資源分享軟體非常多樣化,不止網路電視會偷偷在背景上傳,尚有其他P2P軟體、GOGOBOX等免費空間的下載器、甚至直播網站的插件等,無法逐一介紹。只能請大家隨時提高警覺、多查資料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幫到自己之外,也能幫學校節省不必要的對外頻寬消耗,我們每個人都能為減輕學術網路的負擔盡一份力。

  [1]  http://tommy558.pixnet.net/blog/post/26457370
  [2]  http://blog.lyhdev.com/2011/05/blog-post_289.html